关于我的处女作〖丽江情结〗
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大地震,使我第一次产生了为报纸投稿而写作的愿望,我想通过写作文章,为云南丽江的抗震救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但由于我只上过几年小学,文化水平低,文学基础差,而且又不了解报纸稿件要怎么写,故感到困难重重。当时天气寒冷,正逢除夕。我克服了种种困难,写了一稿又一稿,改了一遍又一遍,化了整整一个星期终于写成了《丽江情结》。其间得到了多位朋友的指点。我把这篇稿件分别寄向“香港文汇报”“菲律宾商报”“宁波日报”和“慈溪日报”。1996年新春, “宁波日报” 第1期副刊,以头条篇幅刊发了我的文章《丽江情结》,并配发我的国画作品《玉龙雪山》。而后 “慈溪日报”副刊、“香港文汇报”3月文艺版、“菲律宾商报”副刊分别刊发了这篇文章。当时我的心情是格外的激动,欣喜溢于言表……而后我又写了一些散文发表在“新民晚报”“春城晚报”“宁波晚报”“文学港”等报刊上,1997年还在“菲律宾商报”副刊开没“丹青视野”专栏。通过学习写作,我的艺术生涯显得丰富多彩。近年来我又自学了上网,制作网站、博客。互联网使我获得了更多的知识,结识了更多的朋友,生活过得更加充实又快乐。今天我将《丽江情结》传上网,希望大家通过读此“老照片”般的文字,进一步了解丽江,同时也进一步了解我的过去。
房企遐 2007.6.8
谨以此文献给正在抗震救灾中的云南普洱人民。
丽江情结
房企遐
云南丽江发生强烈地震的消息,像一种巨大的核爆炸在我内心深处引起撼山倒海的震动,它使我忧心忡忡,夙夜难眠。回想起当年在丽江之行,抚摸着一枚从玉龙雪山脚下捡来的斑驳卵石,不善写作的我也情不自禁地拿起了笔。不知那玉龙雪山下,宁静的四方街,白沙乡那珍藏古代壁画的大宝积宫,今天是否安然无恙?像镜子一样透明和美丽的丽江,是否承受得住大自然这暴虐的一击?
(一)
记得在一九九一年九月十日的一个清晨,我和友人从云南的大理乘上了赴丽江的长途汽车。在大理时,我曾拜访了大理师范专科学校美术系主任、丽江东巴画创始人赵有恒先生,他对我说:“你一定要去看一看丽江,看看玉龙雪山那神秘的风采”。并拿出几张照片,我翻阅着这些迷人的照片,望着玉龙雪山那几缕终年不化的雪痕,怦然心动。汽车沿着朝霞染红的洱海驶上了点苍山曲折逶迤的盘山公路。不知越过多少个红土弥漫的山岗,不知越过多少条赭红色的激流。车窗外树影婆娑、群山巍峨、白云翻滚、峰回路转。我们像贪婪的孩子注视着那一座座村寨,一个个人影。少数民族的万般风情使我们忘记了疲劳,陶醉在这颠簸不堪的汽车里。傍晚时分,我们来到了秋雨淋漓中的丽江县城。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,海拔二千四百米,人口近三十万,地处金沙江上游。丽江境内地势险峻,山川雄伟,景色十分壮观,拥有世界上最深的峡谷——虎跳峡。玉龙雪山是丽江的主要景观之一,它纵列成十二峰,宛如一条玉龙腾空飞舞;它像慈母般拥抱着丽江,哺育着一代代纳西族人,创造了神奇的东巴文化。我们住进了县城的一个招待所,找了个面对玉龙雪山的房间。听服务员说,天晴时,窗外就能看到玉龙雪山。躺在床上,听着窗外雨点拍击在桉树叶上那淅淅沥沥的声音,久久不能入睡。
(二)
第二天一早,一阵清脆的马蹄声把我从睡梦中唤醒,我匆忙跑到窗前,拉开窗帘,啊!天晴了,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着白云,温暖的阳光从云层中折射出来,但玉龙雪山却像含羞的姑娘似的躲在云层后不肯露面。我们在广场上租了二辆自行车,骑车向玉龙雪山进发。我们去的目的地是位于玉龙雪山脚下的百沙乡,据说那里有许多名胜古迹,如唐宋古寺、明代壁画、清代孔庙等等。我们沿着笔直的水泥路飞驶,离县城越来越远,视野越来越开阔,人烟也越来越稀少。空气中飘来阵阵杉树的芳香,沁人心脾。眼前出现了一片片远古化石似的卵石滩,卵石大的如冬瓜,小的只有鸽子蛋大小,一窝窝静悄悄地躺在草地上,一眼望不到边。一群群头顶着长角的黄牛夹带着白马、棕马在卵石滩上奔走,嬉闹。我平生只见过被栓着鼻孔,任人摆布的牛马,从未见过如此逍遥的牛马!我悄悄地靠近它们,生怕打扰它们恬静的生话。不知不觉地一个多小时过去了,我们来到了白沙乡。这时太阳躲进了云层,天色阴沉了下来。村口古木参天、溪流潺潺。忽听一声哨响,一群牛马拖儿带女,在头牛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冲出村来!我们赶紧躲闪在路旁的树丛里,我又举起照相机,但这次却不敢按快门了,唯恐闪光灯的光惊了牛群,怕那牛头上尖尖的长角……
(三)
白沙乡是个古老的村寨,沿途都是木结构的房子,漆成了棕红色,房子外边围着木栅栏,里面天井中种着许多不知名的奇花异草,古雅淳朴。沿途的村民,衣着朴素,都向我们投来友善的目光。经过一个医疗站时,只见门口立着一位鹤发童颜,银鬓飘拂的老医生,宛如一位神仙下凡。老医生面带笑容地向我们招手致意,我真后悔没有停下来给他照相留念。穿过了一条窄窄的小街,绕过了一湾涓涓溪流,我们来到了古柏环绕的大宝积宫。大宝积宫并不雄伟,但它却拥有丽江最有特色、数量最多的明代壁画,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,是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闻名于世的丽江壁画大多取材于佛教题材,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,是古典绘画艺术中的珍品。白沙壁画与其它地方的壁画相比较,不同之处在于:它的内容很广泛,竟将互不相关的显宗、密宗及道教题材融合在一起,构图、设色、用笔也是糅合了纳西族、汉族、藏族等民族的艺术表现手法。据说,当时参加绘制的画工也是来自各民族的。这一幅幅风格各异的壁画,是各族人民团结合作的象征。大宝积宫过去由一位当地的老人管理着。近年,又分配了一位四川民族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参与管理,这一老一少热情地接待了我们,给我们每人沏了一杯热气腾腾的玉龙雪山云雾茶。年青人用手电筒照着壁画,一幅幅如数家珍地讲述着一个个神奇的故事。在昏暗光线下,还是看得出他眼中闪射着自豪的光芒。我徜徉在这些充满神秘色彩的壁画前,我仿佛看到:古代的画工们在昏暗的油灯下,匍伏着身躯在墙壁上作画的身影。他们不分昼夜,在墙壁上用画笔、用鲜艳的色彩,借用神话题材,记录着人间的喜怒哀乐,画出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理想。我对这些不知名姓,拥有高超画艺的古代同行,油然生起一股敬意;同时也对眼前这一老一少产生了一种崇高的情感。他们为了保护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,厮守着壁画,厮守着清贫,而无怨无悔!回到这一老一少的简陋办公室,参观了贴满四壁的书画习作,原来他们也喜爱研习书画,我应邀在他们仅有的低档的夹江宣纸上作了一幅山水画,权作“班门弄斧”吧!
(四)
告别了大宝积宫,我们经过了一座大约建于清代的孔庙,这座孔庙规模较大,里面居然是一所中学的分部。一进大门,我惊奇地发现,天井四周屋檐下排放着一只只缸灶,数量有好几十只。一位个子矮小,身穿浅灰色中山装的中年教师告诉我:“这是同学们放学后,自己烧饭用的。”孔庙的大殿里空荡荡的,中间只放着一张简易的自制乒乓球台,球台中的网是用一根木条替代的。孔庙的偏殿成了教室,教室里点着灯,光线昏暗,同学们正在认真听课。旁边的门厅改成了学生宿舍和图书室。宿舍内很拥挤,学生们睡的床是用竹木搭成的两层“鸽笼”,床上还铺着稻草垫,旁边的旧木箱上堆放着同学们的生活用品。图书室的窗户连玻璃都不全,藏书较少,且大多是旧书。惟有那贴在孔庙大殿门楣上的大幅红纸标语十分醒目:“为国树才,百年大计”。我凝视着这位站在红色标语下,朴实无华,面容清瘦的老师,望着墙脚边那一只只缸灶,聆听着那朗朗的读书声,我的眼睛湿润了,竟然说不出一句话,只向那位老师默默地鞠了一躬。这次去丽江,我们虽然没有见到玉龙雪山,但我看到了丽江人象玉龙雪山般宽广的胸怀。走出孔庙,天空正飘下细细的雨丝……
(五)
下午在雨中,我们游览了丽江古城。丽江境内共有十多个民族,其中纳西族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。丽江的民族手工艺品制作非常精湛,土特产品也十分丰富,朴实的民风和独特的资源,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。在丽江的任何地方,都可以看到金发、蓝眼睛的外国人。在汽车站,我还看见了一位大约五、六十岁的面色红润的法国老太太背着画夹,手里拿着一包“云烟”,登上了去丽江虎跳峡的班车。建于宋末元初的丽江古城,是中国现有古城中留有全貌的仅存者,地震前正在申报“世界文化遗产”。古城中心的四方街,以其科学布局著称于世,四周小巷排列有序,四通八达,东、西、中三条河流穿街而过,五花石板铺成的道路,使雨季不泥、旱季无尘。房舍均为土木瓦顶结构,院内遍植花木,形成了“家家溪水绕户转。户户垂杨赛江南”的古城风韵。实为我国城市建没之瑰宝。街上的店铺,是以家庭作坊为主的,多以销售、加工铜器、玉器、古玩等工艺品为主。商店的布置很古朴,见不到一块铜字招牌,也不见一条商品广告。这里的物价很便宜,花二角钱就能吃一大碗青菜豆腐汤。丽江人单纯、善良,没有“斩客”现象。对我最有吸引力的是几家字画店,里面陈列着一些东巴书画。东巴画即东巴书,东巴书即东巴画,因为东巴文字是象形文字,是纳西族人民创造的独特文化,在这里我真正体会到了书画同源。东巴绘画构图简练,笔法粗旷流畅,形态传神,色彩对比鲜明。始于唐代的《东巴经》是以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教经书,是纳西族古代文化的结晶。记载有大量神话故事、史诗、民谣、舞谱、民风习俗等等,共有二万多卷,吸引了大批中外学者。游遍古城,我们还游览了拥有明清建筑群的玉泉公园。我们沐浴着多情的丽江秋雨,荡漾在历史悠久的东巴文化中,久久不能自拔……
〔六〕
第三天,天还是下着雨,我们只能恋恋不舍地告别丽江,告别了玉龙雪山,离开了这片神奇如梦的红土地,离开了彩云的故乡。今年,辽宁美术出版社为我出版了个人画集,我特地把两幅描绘丽江风光的作品选了进去,以表示我对丽江的深厚之情。
过去大家都知道桂林有漓江,而云南的丽江却鲜为人知。现在由于地震,丽江一夜之间举世闻名,我相信勤劳勇敢的丽江人民,在各族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关心支援下,一定能够战胜地震灾难,克服种种困难,在一片废墟上把丽江建设得更加美好、更加灿烂,到那时,我将重访丽江,描绘出更美丽的心中的丽江。
1996年2月12日
图:房企遐国画作品 [玉龙雪山]